1934年10月,国民党军队对中央苏区展开了大规模围剿。由于博古、李德等人采取了错误的军事战略,导致中央红军遭受了巨大的损失,为了保全红军的力量,最终被迫进行战略性撤退。 当时,除了一部分由项英等人带领的1万多名红军留守在苏区,其他约8.6万名红军主力选择了集中突围,突破了国民党设下的四道封锁线。然而,经过湘江一战,红军损失惨重,只剩下不到3万人的兵力。 那么,既然红军主力的转移目标如此明确,为何不在突破封锁的最初阶段就让各部队分散突围呢?类似于《亮剑》中化整为零的战术,分散打游击,最后在某个地点重新集合,这样不仅可以增加灵活性正规配资十大排名,还能让敌人无法一次性集中兵力进行围剿?
展开剩余38%然而,留守苏区的红军确实采用了分散突围,也就是所谓的中央军区九路突围。 但这次突围的后果非常严重。根据地和交通要道几乎全部丧失,陈毅带领的直属部队仅剩200余人正规配资十大排名,在山中打游击,差点被叛徒出卖。 与装备精良、兵力庞大的国民党军相比,中央红军的力量本就十分薄弱。如果再度分兵,势必会被敌人逐个击破,这是军事上非常忌讳的做法。
发布于:天津市元鼎证券_元鼎证券官网入口_配资网上炒股配资平台提示:本文来自互联网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