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原标题:B站Q3营收76.9亿,连UP主也开始赚钱了?)
文 / 安妮
来源 / 节点财经
“一年前,哔哩哔哩实现非公认会计准则下的扭亏为盈。今年业务规模持续增长,财务表现显著改善。”哔哩哔哩首席财务官樊欣表示。
北京时间11月13日(美东时间11月13日),哔哩哔哩(以下简称“B站”)公布了截至2025年9月30日第三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。数据显示,2025年第三季度B站总营收为76.9亿元人民币,同比增长5%。
对于这份超出市场预期的成绩单,B站CEO陈睿给出了关键注解:“公司用户年龄在慢慢成长,现在B站社区的平均年龄为26岁,用户年龄的增长无论对toB的广告价值,还是对toC的付费价值,都会有促进。”
随着核心用户群体从“Z世代”向“新青年”延伸,B站是否已迈入营收质量与用户价值双升的全新发展阶段,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。
01 毛利率连续13个季度提升
哔哩哔哩三季度财务报告显示,2025年第三季度B站总营收为76.9亿元,同比增长5%;净利润4.694亿元,去年同期则录得净亏损7980万元;经调整净利润为7.863亿元,同比增长233%,经调整净利润率为10.2%,高于去年同期3.2%。
《节点财经》看来,三季度财报数据印证了B站盈利模式的可持续性。76.9亿元总营收同比增长5%,看似增速温和,但结合行业环境来看,在长视频平台普遍面临用户增长见顶、付费转化承压的背景下,B站能实现营收稳步增长,已体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。
这背后是平台从“规模扩张”向“质量提升”转型的成果,也验证了“社区+内容”商业模式的商业可行性。
更值得一提的是毛利率的提升。
据B站CFO樊欣表示,公司的毛利率已连续13个季度提升,预计这一趋势将在今年持续,并在第四季度达到37%。公司40%至45%的中期毛利率目标保持不变。此外,调整后经营利润(即扣除其他收入前的利润)同比增长超过150%,调整后的经营利润率也从3.7%同比增长至9%,预计该数字将在今年第四季度进一步提升至10%左右,“我们会稳步朝着15%的中期调整后经营利润率目标迈进,有信心实现中长期利润率目标。”
毛利率的持续攀升是B站财务改善的核心亮点,也是平台运营效率提升的直接体现。《节点财经》认为,这一成绩的达成,主要源于两方面:
一是内容成本结构优化,平台减少了部分低效版权采购,聚焦国创、自制内容等高毛利品类,内容复用率提升;二是规模效应释放,随着用户规模扩大与营收增长,固定成本被持续摊薄,单位内容成本下降。
02 广告业务“雄起”的AB面
多元化,成为B站这份财报的驱动力。财报显示,增值服务、广告、游戏和IP衍生品及其他业务分别贡献了收入的39%、33%、20%和8%,收入结构健康多元。
多元化的业务,意味着B站摆脱了早期对游戏业务的过度依赖,形成“四大板块协同发力”的格局。《节点财经》认为,这种多元结构能有效对冲单一业务波动的影响——例如本季度游戏业务短期下滑时,广告与增值服务的增长成功弥补了缺口,保障了整体营收的稳定性。
从行业趋势来看,长视频平台正普遍从“单一收入依赖”向“多元变现”转型,B站的收入结构已处于相对成熟的阶段,尤其是广告业务占比提升至33%,标志着平台商业价值获得广告主广泛认可,变现能力进一步多元化。
三季度,B站广告业务25.7亿元营收、23%的同比增速,成为B站增长最快的核心业务。这一成绩的背后,是平台广告基建优化与品牌价值提升的双重驱动。
为什么广告主“偏爱”B站?
从行业竞争来看,B站在垂类内容的布局具有差异化优势。传统长视频平台侧重剧集、综艺中的广告植入,而B站通过UP主生产的专业垂类内容,构建了更具信任度的营销场景,这种“内容即广告”的模式,更符合当下用户对硬广的抵触心理,也让广告主更愿意加大投入。
更重要的是,传统长视频平台用户年龄跨度较大,广告主精准触达效率相对较低,而B站的用户群体集中度优势,让广告投放ROI(投资回报率)更具竞争力。
不过,虽然业绩表现强劲,但广告业务也引发了一部分用户的吐槽。
“其实不完全排斥广告,但大部分视频里面都是按摩椅、减肥药等广告,希望广告可以再高端精致一点。”B站用户在社交平台上表示,“B站不止有开屏广告,切屏出去再回来,视频明明播着,也要把视频暂停掉弹窗去京东。”
多年前,陈睿曾公开表态:“B站永不加视频贴片广告”,这句话被外界视作B站与用户之间为保证社区氛围的重要“契约”。
如果说硬币A面是保持对用户的承诺,那么B面则是保持业务持续的盈利和增长,这可能是B站当前的一道重要考题。
03 生态好了,UP主也赚钱了?
B站业绩持续增长的同时,创作者收入也在提高。
财报显示,截至今年9月,万粉以上UP主数量同比增长超20%。在此基础上,创作者收入稳步提升。2025年前三季度,近250万UP主在B站通过广告、直播、充电、课堂、小店等渠道获得收入,UP主的人均收入同比增长22%。
《节点财经》认为,创作者收入的提升,能吸引更多优质人才入驻,进而产出更多高质量内容,拉动用户增长与留存,最终反哺商业化变现,形成“创作者-内容-用户-商业”的良性闭环。
对比其他平台,B站的创作者生态有着不小的优势。短视频平台创作者竞争激烈、变现难度大,传统长视频平台以PGC内容为主,UGC创作者话语权较弱,而B站通过多元变现渠道与扶持政策,让创作者能持续获得收益,这种深度绑定关系,构成了平台难以复制的核心壁垒。
更值得一提的是,AI的影响。
三季度,B站AI内容播放时长同比增长近50%,“B站的UP主和用户群在国内的含AI量肯定是最高的。”B站CEO陈睿表示,中国最好的讲AI的UP主和中国最对AI感兴趣的用户都聚集在B站,第三季度每个月都有接近10万的AI相关的UP主活跃在B站,在第三季度,AI相关内容的日均投稿量同比增长了83%。
《节点财经》认为,从行业趋势来看,AI赋能内容创作已成为必然方向,布局视频AI解决方案,不仅能降低创作者的制作成本、提升内容产出效率,还能丰富内容形态,进一步巩固内容生态的竞争力。这种“技术+创作者”的双驱动模式,可以让内容生态在行业竞争中更具优势。
04 长视频平台竞争仍然激烈
当前长视频行业竞争已进入“精细化运营”阶段,传统长视频平台在剧集、综艺等PGC内容上持续发力,短视频平台则加速向中长视频渗透,行业竞争维度从内容比拼延伸至技术、商业化、生态等多个层面。
B站的核心优势在于“社区+内容”的双轮驱动模式。与传统长视频平台侧重PGC内容不同,B站UGC与PGC协同发展的内容生态,以及高黏性的弹幕文化,形成了独特的社区氛围。26岁的用户平均年龄,既保留了年轻用户的活力,又具备了更强的付费能力,与其他平台形成了明显的用户差异化。
《节点财经》看来,尽管三季度表现亮眼,B站仍面临不少挑战:
一是游戏业务增长韧性不足,依赖单一爆款的风险仍存,后续需要持续推出优质产品才能稳定业绩;
二是IP衍生品业务规模较小,增速平缓,商业化潜力尚未完全释放;
三是行业竞争持续加剧,传统长视频平台在垂类内容上的布局,以及短视频平台的跨界竞争,可能会分流用户与广告资源。
此外,如何在商业化变现与社区氛围之间保持平衡,也是B站需要持续应对的课题。过度商业化可能会影响用户体验,而商业化不足则会制约平台发展,这种平衡的把握,将直接影响平台的长期增长。
2025年第三季度,B站用稳健的营收增长、持续优化的盈利指标与繁荣的生态表现,证明了其“社区+内容”模式的商业价值。用户年龄的成熟、广告业务的爆发、创作者收入的提升与AI技术的赋能,共同推动平台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。
从行业视角来看,B站的发展路径为长视频平台提供了新的参考——不局限于传统的“内容采购-会员付费”模式,而是通过构建社区生态、深耕垂类内容、赋能创作者,实现商业化的多元突破。
不过,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与自身存在的挑战,B站仍需持续巩固核心优势,比如进一步深化垂类内容布局,提升游戏业务的增长韧性,扩大衍生品业务规模,同时在商业化过程中坚守社区氛围底线。对于B站而言,26岁的用户群体正带来新的发展机遇,一个兼具内容活力与商业价值的新B站,值得市场期待。
*题图由AI生成正规配资十大排名
元鼎证券_元鼎证券官网入口_配资网上炒股配资平台提示:本文来自互联网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