哈啰大家,我是小格!研究国际史这么久,真没见过像日本陆海军那样的内斗,简直是坑死自己人:藏情报害死战友、自家鱼雷炸自家船,最后还把国家拖入亡国的深渊!这段百年恩怨真是荒诞得让人难以置信。
想知道他们为什么宁愿坑自己人而不合作吗?接着往下看。
1904年的旅顺湾,这一事件彻底暴露了日本陆海军的矛盾。当时,海军联合舰队打算独占战功,计划在夜间偷袭停泊在港口的沙俄太平洋舰队,直到动手前一天才不情愿地通知陆军,“明天我们开始行动,你们只要配合登陆即可”。但是陆军第3军早已集结完毕,原本打算等海军击溃俄舰后,安心北上打辽阳会战,没想到海军连续8次攻港都失败,导致陆军的海上补给线眼看就要被切断。
展开剩余87%更糟糕的是,海军通过侦察机已经掌握了旅顺要塞的全部防御信息,哪里是火力死角,哪里防守薄弱,全都标注得一清二楚。然而,海军高层坚决不肯将这些情报共享给陆军,坚称“这是海军的情报资产”,死活不肯提供。陆军第3军的军长乃木希典出身长州藩,他本来就对萨摩藩掌控的海军心怀不满,于是根据旧地图制定了进攻计划,并强行要求士兵发起“肉弹冲锋”。结果,面对俄军的重炮和机枪,日军士兵成片倒下,短短一个月内伤亡超过1.5万人,旅顺战役也因此成为日本近代战争史上最惨烈的“添油战术”。
战后,陆军怒不可遏,在军事法庭上指责海军“见死不救”,海军则反咬一口,“是你们陆军战术陈旧,跟情报无关”。这场争斗让陆海军的仇恨彻底公开,而那1.5万条人命,也成了双方相互指责的“永久罪证”。
但很少有人知道,这场悲剧的根源,其实可以追溯到半个世纪前——两个藩的百年恩怨。日本本州岛最西端的长州藩(今天的山口县),和九州西南部的萨摩藩(今天的鹿儿岛县),在江户幕府时期因地盘争夺而结下了梁子。长州藩地处内陆边缘,常年与幕府势力对抗,因此逐渐形成了“陆战优先”的思维;而萨摩藩则坐拥长长的海岸线,靠海外贸易积累了雄厚的家底,天然重视海洋权益。
这种地理差异渐渐发展成了不可调和的派系对立。1853年,美国佩里舰队逼近日本,迫使日本做出“开国”还是“锁国”的抉择。最初,长州藩和萨摩藩都支持“尊王攘夷”,希望排除列强,继续保持封闭状态。但1862年的“生麦事件”彻底改变了形势,萨摩藩的武士杀害了英国商人,导致了“萨英战争”。英军以远程火炮摧毁了萨摩藩的蒸汽船和军工厂,虽然萨摩藩的岸防炮击伤了英军舰艇,但萨摩藩终于认识到西方列强的强大,转而支持“开国”,并开始向英国学习近代化。
与此不同,长州藩仍然坚持“尊王攘夷”,甚至在1864年直接出兵京都发动“禁门之变”,企图通过武力实现锁国政策。萨摩藩为了保护自身利益,选择支持幕府,与长州藩爆发了内战。这场战争加剧了两藩的仇恨,尽管后来为了推翻德川幕府,双方暂时结成了“萨长同盟”,但“禁门之变”遗留下来的敌意让两派始终互相提防,并且随着两藩势力进入明治政府,这种对立也渗透到国家的各个角落。
1868年,萨长同盟主导的“鸟羽伏见之战”击败了幕府军,德川幕府彻底崩溃,明治维新开始。可是新政府刚刚上台,就面临了难题——没有直属的军队,国内的军事力量几乎完全掌控在萨摩和长州两藩手中。为了稳住政权,明治政府只能以这两藩的藩兵为基础组建新的国家军队,而这种权宜之计反而加剧了派系对立,最终导致了军种间的严重分裂。
萨摩藩依赖英国的支持,理所当然地掌握了海军的建设主导权;而长州藩则专注于陆军的现代化,选择了向法国和德国学习。长州藩出身的“大村益次郎”推行的陆军改革,大力废除了传统的藩兵制度,创立了新的征兵制,打破了武士阶层的特权,这一改革虽使陆军现代化,但也加剧了与海军的矛盾。
在战略上,海军主张“海权至上”,认为应集中资源发展海军,而陆军则坚持“陆权优先”,一心想扩张大陆。两派之间的战略分歧引发了资源的激烈争夺,而最终,军费预算的分配成为了两军争斗的焦点。
这场争斗不仅体现在资源分配上,甚至在名称上也产生了激烈的冲突。海军坚持称国家军事体系为“海陆军”,希望能获得资源的优先分配,而陆军则坚持称其为“陆海军”,试图保持对军事主导地位的控制。这场看似无关紧要的命名之争,实则是两派在争夺国家资源,激化了整个国家的内部分裂。
为了解决这一矛盾,明治天皇在甲午战争前发布了《战时大本营条例》,规定战时由陆军将领担任参谋总长统一指挥,海军只能作为辅助力量。然而这一制度不仅没有缓解矛盾,反而进一步加剧了冲突。
在甲午战争中,海军在黄海大东沟海战和刘公岛之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,战后海军立刻向天皇施压,要求获得“陆海平等”的待遇,甚至要求海军将领轮流担任参谋总长。然而当时日本正筹划对俄作战,陆军的战略地位显得更为重要,天皇最终拒绝了海军的请求,陆海军之间的裂痕从此难以弥合。
更严重的问题是,这种制度性对立催生了不兼容的军备体系。海军按英国标准研制舰船、火炮,而陆军则依照德国标准,导致双方武器装备无法互通。在实际作战中,连军事通讯密码都是各自为战,海军和陆军经常出现“自家军队看不懂彼此电报”的尴尬局面,为未来的协作失败埋下了巨大的隐患。
1942年2月,陆军大将今村均率领第16军乘坐海军运输舰前往前线增援。令人没想到的是,这位平时不善水性的将军,竟然在途中遭遇了自家海军的误击。海军的“神州丸”号遭到自家鱼雷的攻击,舰体剧烈爆炸,舰长赶紧将今村均拉进海里。这次误击导致约100名陆军士兵丧生,事后陆军要求海军解释,然而海军却一口咬定是“美国重巡洋舰发射的鱼雷”。这个谎言显然站不住脚,因为当时美国舰艇根本没有鱼雷发射装置。
陆军愤怒之下,通过媒体公开揭露这一事件,指责海军误击。为了缓和局势,今村均主动出面解释,说“战场复杂,可能是美军的其他舰艇误伤的”。直到二战结束,陆海军互相拆台的内幕才暴露出来,海军才最终承认“神州丸”号确实是被自家鱼
发布于:天津市元鼎证券_元鼎证券官网入口_配资网上炒股配资平台提示:本文来自互联网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