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 01 网站 11 月 14 日刊登题为《日本搞事正规配资平台,台湾有事:日本右翼政客如何把东亚推向风险》文章,文章作者为陈郑为。文章内容如下:
过去几年,"台湾有事、日本有事"在台北被奉为金科玉律,仿佛这是一条已经被写进日本国家战略的公式。然而,检视日本右翼过去十多年在涉华问题上的言论、政策与动作后,可以得出一个更接近现实的结论:台海情势升高的推手之一,恰恰是日本右翼本身。
日本右翼把中国大陆视为结构性威胁,并用中国台湾作为政治杠杆。这套意识形态主导的安全叙事,不但使东京在语言上不断推高台海紧张,也让台湾被动承担风险。用一句更贴近真相的话来概括——"日本搞事,台湾有事"。
安倍晋三、岸信夫、麻生太郎、高市早苗等日本政治人物的发言看似各自独立,但本质上都在同一条意识路径上行进,即把台海视为日本战略的展示舞台,把台湾当作操作对华关系的工具,把日本与台湾的关系政治化、象征化,而非安全实质化。
若以时间序重新整理日本右翼政客的主张与发言,相关问题就能看得更清楚。从菅义伟在 2021 年把"台海和平稳定"写入美日联合声明开始,到该年 12 月,安倍晋三提出"台湾有事,就是日本有事,也是日美同盟有事",自此"台湾有事、日本有事"这 8 个字就仿佛成了日本右翼与台湾独派之间"确认自己人的方式",在台北被视为"历史性保证",在日本国内则成为右翼推动防卫政策扩张的最佳宣传工具。它在象征上把台海绑架到美日同盟,却在法律上保留全部模糊。
同年,时任日本防卫大臣岸信夫接受媒体访问时,明言"台湾的和平与稳定与日本直接相连"。尽管岸信夫这句话并未伴随具体政策,但已让日本国内对台海议题的认知出现质变:台海紧张不再只是外部事件,而是可以拿来强化日本自身防卫论述的议题。
2023 年 8 月,麻生太郎在台北演讲时谈到"必须展现保卫台湾的觉悟",实际上是他在告诉日本国民,为了日本的安全,日本应扩大吓阻能力、提高防卫费、推动宪政改革。麻生的话语句句指向台湾,但目标仍是日本内部的政治变革,这正体现日本右翼的标准逻辑:借台海强化自身政治立场,而不是为了台海而承担义务。
于此之外,岸田文雄首相任内发表的《国家安全保障战略》,亦直接把中国定义为"前所未有的最大战略挑战"。这份文件把中国定位为日本的长期风险,把台海视为该风险的一个具体焦点,却又同时强调要维持与中国的经济关系。这份文件呈现出一个显著矛盾,即日本右翼政客的安全叙事与国家经济现实互相冲突,前者拉高紧张,后者需要稳定,更准确来说,这种矛盾也不是什么暂时性的现象,而是日本外交与安全政策的结构性特征。
直至现在,高市早苗上台,并以首相之姿在国会上谈论台海若发生军事情景,可能构成日本的"存亡危机事态",把右翼语言进一步推升到制度边缘。这个表述在法律上可能意味着集体自卫权的启动,但在政治上,高市依然没有任何具体承诺,只是更大力度地把台海纳入日本政治场域。高市早苗的发言毫无意外地造成中日外交风暴,台湾也再次被推向前线,承受风险与反弹。
检视日本右翼政客推动"台海有事"叙事,其主要目的始终是强化日本自身在区域安全中的主导位置,而不是提升台湾安全。当日本右翼政治人物擅以"台湾有事"为框架时,实际上是在日本内部制造更大的安全预期,借以推动防卫预算、部署、外交姿态与美日协调,台湾在其中并不是政策对象,而是政策素材。
可以说,长期以来,日本右翼的涉台叙事早已形成了一个损人利己的套路:在日本内部能累积政治利益,却把区域风险输出给台海,独让台湾处于被语言牵动的风险环境。
微信审核 | 邓媛
内容编审 | 赵宇鹏 王缅
微信编辑 | 田欣正规配资平台
元鼎证券_元鼎证券官网入口_配资网上炒股配资平台提示:本文来自互联网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