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最近是不是没休息好?脸怎么白得像纸一样?”
刚结束一整天办公室工作的林晓(化名),被闺蜜迎面抛来的问题问得一愣。她对着商场的镜子仔细打量,确实,原本略带红润的脸颊没了血色,嘴唇也显得干燥发白,连眼窝都透着几分疲惫的青灰。其实这不是林晓(化名)第一次发现异常,最近久坐办公时,她总觉得手脚发凉,稍微起身快一点还会头晕,起初以为是没吃午饭,可规律进食后,这些症状也没见好转。

在久坐人群里,林晓(化名)这般的情形并非罕见。长时间静坐不动,诸多类似状况悄然浮现,林晓(化名)只是其中一个缩影,反映着这一群体普遍面临的问题。不少人觉得面色苍白是“贫血”,忙着买补血口服液,却没搞清楚问题的根源。办公室一族每天长时间坐在椅子上,下肢血液循环变慢,全身气血运行不畅,就算吃再多补铁的食物,气血送不到该去的地方,照样会显得面色差、没精神。与其盲目“补血”,不如先弄明白:久坐为什么会拖垮气血?我们又该怎么用简单的方法把气血“养”回来?

首先得说清楚,久坐和气血差之间的关系。中医有云“气血同源”。气为血之帅,推动血液于周身畅行;血为气之母,滋养元气使其充沛。二者相辅相成,共维人体之康健。而我们的身体就像一台需要活动的机器,久坐不动就像机器零件生了锈,气血运行的“动力”会越来越弱。下肢是气血循环的重要“通道”,长时间坐着不动,下肢血管被压迫,血液回流受阻,心脏得花更大的力气才能把血送到全身,时间长了,不仅手脚会发凉,面部因为得不到充足的血液滋养,自然就失去了红润,变得苍白暗沉。而且久坐时身体代谢变慢,脾胃功能也会受影响,吃进去的营养没法好好吸收转化成气血,恶性循环下来,气血不足的问题只会越来越明显。
很多人一听说气血不足,就想到吃阿胶、红枣这类滋补品,但对久坐人群来说,比起“吃补”,先做好“动养”和“食养”,把气血运行的通道打通,让营养能被有效利用,才是更实用的办法。这里分享3个简单易操作的养气血技巧,不用专门花时间,融入日常就能见效。

第一个技巧是“碎片化动起来”,激活气血循环。无需执着于健身房这一场所,于日常办公的间隙,便可开展相应锻炼活动,轻松利用碎片化时间,达成锻炼目的。比如每坐40分钟,起身做5分钟“踮脚勾腿”:双脚并拢踮起脚尖,停留3秒后放下,重复10次;然后坐姿下交替勾脚、伸腿,每个动作保持5秒,左右各15次。这个动作能刺激下肢的穴位和血管,让停滞的血液动起来,就像给气血循环“上润滑油”,坚持几天就能明显感觉到手脚变暖和,头晕的情况也会减少。另外,上下班路上如果距离不远,不妨提前一两站下车步行,走路时注意抬头挺胸,双臂自然摆动,能让全身气血都活跃起来。
第二个技巧是“吃对三餐”,给气血添原料。养气血不是靠某一种“超级食物”,而是要保证营养均衡,尤其是多吃能帮身体造血的食材。早餐时,不妨添一把黑芝麻或几颗桂圆。黑芝麻富含铁与不饱和脂肪酸,桂圆可补气血。将它们与鸡蛋、杂粮粥搭配,既能保证营养丰富,又利于人体吸收。午餐别只吃外卖里的米饭和菜,加一份瘦肉或者豆腐,瘦肉里的血红素铁容易被人体利用,豆腐中的植物蛋白能辅助造血;此外,日常应避免过度饮用冰饮、食用辛辣食物。此类食物易刺激脾胃,干扰营养吸收,长此以往,不仅无益健康,更会损耗气血,使人精神萎靡。
第三个技巧是“按揉穴位”,随时随地养气血。身上有两个“养气血开关”,久坐时揉一揉,能帮气血“提速”。“足三里”位于膝盖下方约三指处。以拇指按揉此穴,每次一分钟,酸胀感愈显著,功效愈佳。该穴位可健运脾胃,助力摄入之营养更优转化为气血。按揉时不用太用力,保持轻柔的力度,每天坚持比偶尔用力按一次更有用。

需要提醒的是,面色苍白也可能是其他健康问题的信号。如果坚持以上方法一段时间后,面色苍白、头晕乏力的症状还是没有改善,或者出现了月经量过多、牙龈经常出血等情况,别自己硬扛,及时去医院查个血常规,排除缺铁性贫血、甲状腺功能异常等问题,才能对症调理。
对于久坐的上班族而言,气血宛如身体的“能量液”。气血充盈时,面色不仅会变得红润,人也更有精神,工作效率亦会随之提升。养气血从来不是“突击进补”,而是融入在每一次起身活动、每一顿家常便饭里。从今天开始正规配资十大排名,别再让椅子“困住”你的气血,动一动、吃对饭、揉一揉,慢慢就能养出由内而外的好气色。
元鼎证券_元鼎证券官网入口_配资网上炒股配资平台提示:本文来自互联网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