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聊起《封神演义》,大伙儿第一反应就是妲己祸国殃民,狐妖乱政把商朝搅得鸡犬不宁。可今儿个咱得说道说道,真正把商朝往绝路上推的,压根不是妲己一个人,而是费仲、尤浑这对“奸臣界卧龙凤雏”。这俩货搁原著里,那真是坏得有默契、搞事有一套,比起妲己的魅惑,他俩的阴损操作才是压垮商朝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先说说这俩人的身份,费仲是商朝的大夫,尤浑是上大夫,俩人手握实权,天天围在纣王身边打转。按说都是朝廷重臣,本该辅佐君王、安抚百姓,可这俩货倒好,一门心思扑在“怎么讨好纣王、怎么中饱私囊、怎么陷害忠良”上,活脱脱一对祸国殃民的“黄金搭档”。古人说“奸臣当道国不宁,祸起萧墙乱朝纲”,用在他俩身上那真是再贴切不过了。
很多人觉得妲己是商朝灭亡的元凶,可咱翻遍《封神演义》原著就知道,妲己更多是“煽风点火”,真正动手执行、把坏事落到实处的,全是费仲尤浑。妲己想害姜皇后,可怎么罗织罪名、怎么严刑逼供、怎么株连九族,都是费仲尤浑出的主意;妲己想建鹿台,可怎么搜刮民脂民膏、怎么强征民夫、怎么克扣工程款,都是尤浑在前面跑腿;妲己想设炮烙、虿盆这些酷刑,可怎么制定规矩、怎么抓人试刑、怎么堵住百官的嘴,都是费仲在背后操盘。
你说这俩货坏吧,还坏得挺有分工。费仲是“坏主意输出机”,脑子活、心眼多,专挑纣王爱听的话说,专想最阴损的招儿;尤浑是“坏事儿执行者”,手脚快、脸皮厚,不管多缺德的事,他都能办得妥妥帖帖,还能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。原著里有段情节特经典:纣王想霸占冀州侯苏护的女儿苏妲己,苏护不肯,写下“冀州苏护,永不朝商”的反诗。纣王气得要派兵攻打,这时候费仲站出来说:“大王别急,不如派个使者去劝降,许诺高官厚禄,要是苏护还不答应,再出兵也不迟。”纣王一听觉得有理,费仲又赶紧推荐尤浑当使者,还偷偷跟尤浑说:“到了冀州,你就吓唬苏护,说他要是抗旨,就满门抄斩,再暗示他给咱俩送点好处,这事准成。”
结果尤浑到了冀州,先是狐假虎威威胁苏护,被苏护骂了一顿后,回来就跟纣王添油加醋:“苏护不仅不肯献女,还辱骂大王,说商朝气数已尽,该让位给他了。”这话直接把纣王惹毛了,立马下令派兵攻打冀州。你看,就这么一件事,费仲出坏主意,尤浑办坏事儿,俩人一唱一和,不仅差点引发战乱,还间接促成了妲己进宫,真是“功不可没”。
更可气的是,这俩货专挑忠良下手,谁对商朝忠心耿耿,谁就成了他们的眼中钉。比干是商朝的忠臣,也是纣王的叔叔,见纣王沉迷酒色、荒废朝政,天天直言进谏。妲己恨比干入骨,想除掉他,可怎么动手呢?还是费仲出的招儿。他跟妲己说:“比干号称圣人,都说圣人有七窍玲珑心,大王要是好奇,让他挖出来看看,他要是不肯,就是欺君之罪。”妲己一听,当晚就装作重病,说只有七窍玲珑心能救自己。纣王果然下令让比干挖心,比干悲愤交加,挖心而死。而这背后,费仲尤浑不仅出主意,还在旁边煽风点火,说比干“故意违抗君命,心里根本没有大王”,硬是把忠臣逼上了绝路。
还有微子、箕子这些贤臣,也没少遭他俩的陷害。微子劝纣王回头是岸,费仲就说微子“勾结外敌,想谋反篡位”;箕子装疯卖傻想避祸,尤浑就说箕子“大逆不道,侮辱君王”,俩人联手把朝堂上的忠臣良将要么杀了、要么逼走,最后留下的全是些阿谀奉承的小人。原著里描写那时候的商朝朝堂:“忠良缄口,奸佞横行,百姓怨声载道,诸侯离心离德”,这局面,费仲尤浑绝对是“首功之臣”。
可能有人会说,他俩不就是妲己的“狗腿子”吗?有啥好吹的?可咱仔细看原著就知道,这俩货压根不是单纯的“狗腿子”,他们有自己的小算盘。他俩之所以这么卖力地帮妲己、害忠良,一方面是为了讨好纣王,保住自己的乌纱帽;另一方面是为了中饱私囊,搜刮民脂民膏。原著里写,费仲尤浑借着修建鹿台、征收赋税的名义,贪了不少钱财,家里富可敌国,而老百姓却流离失所、苦不堪言。有一回,西岐的使者进城,看到街上饿殍遍地,而费仲尤浑府里却歌舞升平、酒肉满桌,忍不住感叹:“这哪是朝廷重臣,分明是祸国殃民的蛀虫!”
而且这俩货的“搞事能力”,还体现在他们能精准拿捏纣王的弱点。纣王这人,刚愎自用、贪图享乐、听不进逆耳忠言,费仲尤浑就专门顺着他的性子来。纣王想喝酒,他俩就搜罗天下美酒;纣王想美女,他俩就到处寻访佳人;纣王想玩乐,他俩就建鹿台、造酒池肉林。只要能让纣王开心,他俩啥缺德事都能干。就像古人说的“君之过也,臣实误之”,纣王的昏庸,很大程度上是被费仲尤浑惯出来的。
反观妲己,虽然是狐妖,魅惑纣王,但她的目的更多是为了报仇(商朝杀了她的族人),而且很多时候她的手段还比较直接,比如直接下令杀人、直接魅惑纣王。可费仲尤浑不一样,他们的坏是“温水煮青蛙”,是一步步把商朝的根基挖空。他们让纣王众叛亲离,让百姓民不聊生,让诸侯纷纷反叛,最后等到西岐大军打来的时候,商朝已经无兵可派、无将可用,只能坐以待毙。
原著里还有个细节特别能说明问题:当西岐大军逼近朝歌的时候,纣王想派兵抵抗,可朝堂上竟然没人能领兵打仗。原来能打的将军,要么被费仲尤浑陷害死了,要么被逼得投靠了西岐。最后纣王只能自己披挂上阵,结果兵败如山倒,最后在摘星楼自焚而死。而费仲尤浑呢,在商朝灭亡前,还想着投靠西岐,结果被姜子牙抓住,斩首示众,落了个身首异处的下场。真是“善恶终有报,天道好轮回”,他俩这辈子坏事做绝,最后也算是罪有应得。
现在回头看,妲己虽然是《封神演义》里的头号反派,但要是没有费仲尤浑这对“搞事组合”帮她落实那些坏主意,没有他俩陷害忠良、搅乱朝纲,商朝也未必会亡得那么快。妲己就像个“幕后策划者”,而费仲尤浑是“前线执行者”,俩人联手,才把商朝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。
很多人看《封神演义》,都骂妲己蛇蝎心肠,可很少有人注意到费仲尤浑这俩货的“功劳”。其实这俩人,才是真正的“亡国加速器”。他们没有妲己的妖术,却有着比妖术更可怕的贪婪和阴险;他们没有纣王的权力,却能利用纣王的昏庸,把整个国家玩弄于股掌之间。就像民间俗话说的“不怕狼一样的对手,就怕猪一样的队友”,商朝有费仲尤浑这样的臣子,就算没有妲己,也迟早会灭亡。
咱再说说这俩人的“可爱”之处——不是说他们真可爱,而是他们坏得太直白、太蠢萌。他俩总觉得自己聪明绝顶,能操控一切,可实际上,他们只是妲己和纣王的棋子,最后还落了个身败名裂的下场。原著里写他们被姜子牙斩首的时候,还在喊“大王救我”,可那时候纣王自身都难保,哪还有心思管他们。这种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”的结局,真是大快人心。
还有个有意思的点,费仲尤浑在原著里虽然是反派,但他们的戏份特别足,而且每次出场都能搞出点新花样,让人又恨又笑。比如他俩想陷害西伯侯姬昌,结果被姬昌用卦象识破;他俩想贪污修建鹿台的钱财,结果被大臣弹劾,最后还是靠妲己帮忙才脱了罪。他俩就像一对活宝,走到哪就把麻烦带到哪,最后也把自己作死了。
总结一下,《封神演义》里的费仲尤浑,绝对是比妲己更会搞事的奸臣组合。他们以权谋私、陷害忠良、搜刮民脂、搅乱朝纲,用实际行动一步步把商朝推向了灭亡。妲己的坏是“妖术之坏”,而费仲尤浑的坏是“人心之坏”,这种来自人性深处的贪婪和阴险,比妖术更可怕、更具破坏性。
就像古人说的“国之将亡,必有妖孽”,费仲尤浑就是商朝灭亡前的“人形妖孽”。他们的存在,不仅让商朝的统治分崩离析,也让天下百姓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。而他们最后的下场,也印证了“多行不义必自毙”的道理。
现在再看《封神演义》,每次看到费仲尤浑搞事,都忍不住想骂一句“这俩蠢货”,可骂完之后又觉得,要是没有他们,这部书也少了很多乐趣。他们虽然是奸臣,但也是《封神演义》里不可或缺的角色,正是因为有了他们,才让商朝的灭亡显得那么合情合理,才让姜子牙封神的故事显得那么大快人心。
最后用一句诗来收尾:“奸臣误国终成空,千古骂名留史中。”费仲尤浑这对“搞事组合”,虽然在《封神演义》里风光一时,但最终还是落了个千古骂名。而他们的故事,也给后人敲响了警钟:一个国家要是奸臣当道,忠良被害,就算再强大,也迟早会走向灭亡。不知道你在看《封神演义》的时候,是不是也觉得费仲尤浑比妲己更可恨呢?

元鼎证券_元鼎证券官网入口_配资网上炒股配资平台提示:本文来自互联网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。